诗词大全
/
/
王令
/
送春

送春

·作者·

王令

·朝代·

语音
  • 译文
  • 注释
  • 赏析

三月残花落更开,

小檐日日燕飞来。

子规夜半犹啼血,

不信东风唤不回。

标签:
  • 写景
  • 古诗三百首
  • 春天
  • 情感
  • 数字
  • 惜春
  • 季节
  • 译文

      暮春三月花败又花开,

      矮矮屋檐下燕子飞走又回来。

      那只眷恋春光的杜鹃鸟仍在夜半悲啼,

      不相信春风唤不回。

    语音
  • 注释

    1、更:再,重。

    2、檐:屋檐。

    3、子规:杜鹃鸟。

    4、啼血:形容鸟类啼叫的悲苦,一般指杜鹃鸟的啼叫。

    5、不信:虽则不信,然春去依旧。

    语音
  • 赏析

      《送春》是北宋诗人王令创作的一首写景的七言绝句。表现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。诗的前两句写景为主,后两句由景生情,抒发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追求。

      花落了虽又重开,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,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,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,不相信东风是唤不回来的。

      诗中的“落更开”描述了三月的花谢了又开,表现了春光未逝;“燕飞来”描述了低矮的屋檐下有燕子飞来飞去,表现了春光生机犹在写出了暮春景象:春光未逝,生机犹存的特点。

      后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来写了杜鹃鸟,塑造了一个执着的形象,借此表现自己留恋春天的情怀,字里行间充满凄凉的美感。

      东风就是指春风,子规,杜鹃鸟经常在暮春啼叫。

      诗人用子规夜半犹啼血,不信东风唤不回来表达竭尽全力留住美好时光的意思,既表达珍惜的心情,又显示了自信和努力的态度。表现了自己顽强进取,执着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。这首诗的子规(杜鹃)与以往大部分诗里借喻哀伤,凄切的含义较不相同,带有比较积极的意义。

    语音

猜你喜欢

  • 江南逢李龟年
    · · 杜甫
    七言绝句

    岐王宅里寻常见,

    崔九堂前几度闻。

    正是江南好风景,

    落花时节又逢君。

  • 赠花卿
    · · 杜甫

    锦城丝管日纷纷,

    半入江风半入云。

    此曲只应天上有,

    人间能得几回闻?

  •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
    · · 陆游
    七言绝句

    三万里河东入海,

    五千仞岳上摩天。

    遗民泪尽胡尘里,

    南望王师又一年。

  • 天净沙·秋思
    · · 马致远

    枯藤老树昏鸦,

    小桥流水人家,

    古道西风瘦马。

    夕阳西下,

    断肠人在天涯。

  • 渔歌子
    · · 张志和

    西塞山前白鹭飞,

    桃花流水鳜鱼肥。

    青箬笠,绿蓑衣,

    斜风细雨不须归。

王令

475篇诗词

王令(1032年—1059年),北宋诗入。初字钟美,后改字逢原。原籍元城(今河北大名)。五岁而孤,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(今江苏扬州)。少不检,既而折节力学。庆历八年(1048)离王乙别居,开始在天长、高邮等地授徒为生。皇佑四年(1052年),朝廷诏天下贤者,王令因贫不应试,作《送穷文》以明志。至和元年(1054年),王安石在舒州被召入京,途经高邮,于是赋《南山之田》求见,王安石大为赞赏,期望王令的才能可以与他共创大业。嘉佑二年(1057年)在江阴、常州为诸生讲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。三年(1058年),娶王安石妻妹,次年卒。王令能文,尤其工涛。其诗风格雄伟、感情奔放,想像力丰富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评其“才思奇轶,所为诗磅礴奥衍,大率以韩愈为宗,而出入于卢仝、李贸、孟郊之间,虽得年不永,未能锻炼以老其材。或不免纵横太过,而视局促剽窃者流,则固倜倜乎远矣”。有《广陵集》二十卷传世。生平事迹见王安石《临川集》卷九七《王逢原墓志铭》、《东都事略》卷一一五。今人沈文倬有《王令年谱》,见《王今集》(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)附。

蜀ICP备16012350号-3   |   网站建设:四川云图信息 400-028-03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