嵇康
·魏晋·

104篇诗词

嵇康(公元224年-263年,一作公元223年-262年),字叔夜,谯国铚县(今安徽省濉溪县)人,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、音乐家、文学家。嵇康自幼聪颖,身长七尺八寸,容止出众。他博览群书,广习诸艺,尤为喜爱老庄学说。早年迎娶魏武帝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,拜官郎中,授中散大夫,世称“嵇中散”。司马氏掌权后,隐居不仕,拒绝出仕。景元四年(公元263年),因受司隶校尉钟会构陷,而遭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处死,时年四十岁。嵇康与阮籍等人共倡玄学新风,主张“越名教而任自然”、“审贵贱而通物情”,成为“竹林七贤”的精神领袖,名列“竹林名士”之一。他的事迹与遭遇对于后世的时代风气与价值取向有着巨大影响。嵇康工诗善文,其作品风格清峻,反映出时代思想,并且给后世思想界、...
  • 五言诗三首其三
    · 魏晋 ·

    嵇康

    俗人不可亲,松乔是可邻。

    何为秽浊间,动摇增垢尘。

    慷慨之远游,整驾俟良辰。

    轻举翔区外,濯翼扶桑津。

    徘徊戏灵岳,弹琴咏泰真。

    沧水澡五藏,变化忽若神。

    恒娥进妙药,毛羽翕光新。

    一纵发开阳,俯视当路人。

    哀哉世间人,何足久托身。

  • 五言诗三首其二
    · 魏晋 ·

    嵇康

    修夜家无为,独步光庭侧。

    仰首看天衢,流光曜八极。

    抚心悼季世,遥念大道逼。

    飘飘当路士,悠悠进自棘。

    得失自己来,荣辱相蚕食。

    朱紫虽玄黄,太素贵无色。

    渊淡体至道,色化同消息。

  • 五言诗三首其一
    · 魏晋 ·

    嵇康

    人生譬朝露,世变多百罗。

    苟必有终极,彭聃不足多。

    仁义浇淳朴,前识丧道华。

    留弱丧自然,天真难可和。

    郢人审匠石,钟子识伯牙。

    真人不屡存,高唱谁当和。

  • 述志诗二首其二
    · 魏晋 ·

    嵇康

    斥鴳擅蒿林,仰笑神凤飞。

    坎井蝤蛙宅,神龟安所归。

    恨自用身拙,任意多永思。

    远实与世殊,义誉非所希。

    往事既已谬,来者犹可追。

    何为人事间,自令心不夷。

    慷慨思古人,梦想见容辉。

    愿与知己遇,舒愤启幽微。

    岩穴多隐逸,轻举求吾师。

    晨登箕山巅,日夕不知饥。

    玄居养营魄,千载长自绥。

  • 述志诗二首其一
    · 魏晋 ·

    嵇康

    潜龙育神躯,跃鳞戏兰池。

    延颈慕大庭,寝足俟皇羲。

    庆云未垂景,盘桓朝阳陂。

    悠悠非吾匹,畴肯应俗宜。

    殊类难遍周,鄙议纷流离。

    轗轲丁悔吝,雅志不得施。

    耕耨感宁越,马席激张仪。

    逝将离群侣,杖策追洪崖。

    焦股振六翮,罗者安所羁。

    浮游太清中,更求新相知。

    比翼翔云汉,饮露餐琼枝。

    多念世间人,夙驾咸驱驰。

    冲静得自然,荣华安足为。

  • 游仙诗
    · 魏晋 ·

    嵇康

    遥望山上松,隆谷郁青葱。

    自遇一何高,独立迥地双。

    愿想游其下,蹊路绝不通。

    王乔弃我去,乘云驾六龙。

    飘遥戏玄圃,黄老路相逢。

    授我自然道,旷若发童蒙。

    采药钟山隅,服食改姿容。

    蝉蜕弃秽累,结友家板桐。

    临觞奏九韶,雅歌何邕邕。

    长与俗人别,谁能睹其踪。

  • 与阮德如诗
    · 魏晋 ·

    嵇康

    含哀还旧庐,感切伤心肝。

    良时遘吾子,谈慰臭如兰。

    畴昔恨不早,既面侔旧欢。

    不悟卒永离,念隔增忧叹。

    事故无不有,别易会良难。

    郢人忽已逝,匠石寝不言。

    泽雉穷野草,灵龟乐泥蟠。

    荣名秽人身,高位多灾患。

    未若捐外累,肆志养浩然。

    颜氏希有虞,隰子慕黄轩。

    涓彭独何人,唯志在所安。

    渐渍殉近欲,一往不可攀。

    生生在豫积,勿以怵自宽。

    南土垾不凉,衿计宜早完。

    君其爱德素,行路慎风寒。

    自力致所怀,临文情辛酸。

  • 答二郭诗三首其三
    · 魏晋 ·

    嵇康

    详观凌世务,屯险多忧虞。

    施报更相市,大道匿不舒。

    夷路值枳棘,安步将焉如。

    权智相倾夺,名位不可居。

    鸾凤避罻罗,远托昆仑墟。

    庄周悼灵龟,越稷畏王舆。

    至人存诸己,隐璞乐玄虚。

    功名何足殉,乃欲列简书。

    所好亮若兹,杨氏叹交衢。

    去去从所志,敢谢道不俱。
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13
蜀ICP备16012350号-3   |   网站建设:四川云图信息 400-028-0339